
原标题:【地铁】客流丨2020年8月中国主要城市地铁客运量总结
导读
◆中国内地37城2020年8月总客运量17.73亿人次,日均5718.53万人次,环比7月上涨了4.61%。
◆北京8月则从新发地疫情阴影下逐步走出,从月初的低于广州,到月末的超越广州,回到了第二的位置,但尚未回到去年第一的位置。
◆8月,内地客流总量已恢复至去年的八成五,四大一线城市中最高恢复比例超过九成
说明
1.城市范围:包含2020年8月已开通地铁(除有轨电车、云轨、铁路运营的市域铁路等)的内地37座城市(佛山数据列入广州),及港澳台5座城市(香港、台北、桃园、高雄、澳门),全中国共计42座城市。
2.客流口径说明:客流数据为城市同网的“地铁”,不含不同网的有轨电车、铁路运营的市域铁路(温州S1按地铁模式运营并统计)等;内地原始客运量数据均含进站与换入;港台原始数据均为出行量(即进站),为便于横向对比,港台数据按其线网规模乘一个近似换乘系数(香港不固定,台北为1.45),得出近似换算客运量,同时标注了进站。
里程口径说明:里程统计范围原则对应客流的统计口径,北京里程含同网的磁悬浮线;上海、长沙不含磁悬浮线;部分跨区域线路如广佛线佛山段、上海11号线江苏段、西安机场线、台北环线(新北段)均统计在一家;含盖多家运营商,如北京、深圳、杭州、福州、西安。里程数值理应为对外运营里程,但在实际中难免出现工程数据与运营数据混用的情况,本文数据难免存在些小误差。
3.新线情况:深圳开通78.82km,石家庄开通15.5km。
4.客流原始数据来源:分别来自官方微博、网站、交通运输部、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或其他可靠渠道,经分析整理而成,未经原单位最终核实,仅供参考。
(声明:本文由新浪微博@地铁客流及运输研究阿牛独家数据整理与原创分析点评,图表数据由新浪微博@高楼迷diaoburui整理制图,未经授权不得用于网站与公众号等商业用途转载,普通非商业用途转载请注明出处,图文数据等严禁盗用与洗版)
2020年8月中国主要城市地铁客运量统计表
2020-08-01
总客运量方面
(1)概述
中国内地37城2020年8月总客运量17.73亿人次,日均5718.53万人次,环比7月上涨了4.61%;同比2019年8月减少了1085.20万人次,降幅15.95%(降幅较上月收窄)。
中国港澳台地区2020年8月总换算客运量2.27亿人次,日均客运量731.62万人次,环比7月下降8.86%;同比2019年8月减少264.69万,降幅26.57%。
全中国2020年8月总换算客运量20.00亿人次,日均客运量6450.15万人次,环比7月上涨2.89%;同比2019年8月减少1349.88万,降幅17.31%。
(2)构成
◆月客运量>1亿:上海、广州、北京、深圳、(香港)、成都共6家;
◆月客运量1亿~5000万:(台北)、重庆、南京、西安、武汉、杭州共6家;
◆月客运量5000万~1000万:长沙、郑州、天津、沈阳、苏州、南宁、合肥、昆明(+1)、青岛(+2)、长春(-2)、宁波(-1)、南昌、厦门(+1)、福州(+1),共14家。
◆月客运量1000~500万:大连(-2)、无锡(+1)、石家庄(+1)、兰州、(高雄)、哈尔滨,共6家;
◆月客运量500万~100万:贵阳、东莞、常州、徐州、(桃园)、呼和浩特(+1),共6家;
◆月客运量<100万:济南(+1)、温州(+1)、(澳门/+1)、乌鲁木齐(-3)4家。
小结:内地前4城占据了内地总客运量的逾5成(51.8%),剩下的33城占比不足5成(48.2%),前4城占比较上月略上涨(0.58%),反映了本月权重城市的贡献在加大。
本月前19城(内地17加香港、台北)的排位没有变化,“秩序井然”,而第20城之后因各种原因排位变化较大。
日均客运量
(1)构成
◆日均客运量>900万:上海1家;
◆日均客运量>800万:广州1家;
◆日均客运量>700万:北京1家;
◆日均客运量>500万:深圳1家;
◆日均客运量>400万:(香港)、成都2家;
◆日均客运量>200万:(台北)、重庆、南京、西安、武汉5家;
◆日均客运量>100万:杭州、长沙、郑州、天津、沈阳、苏州6家;
◆日均客运量>50万:南宁、合肥、昆明、青岛、长春5家;
◆日均客运量>30万:宁波、南昌、厦门、福州4家;
◆日均客运量<30万:大连、无锡、石家庄、兰州、(高雄)、哈尔滨、贵阳、东莞、常州、徐州、(桃园)、呼和浩特、济南、温州、(澳门)、乌鲁木齐16家。
小结:内地前10城占据了内地总客运量的近8成(79.43%),剩下的27城占比约2成(20.57%)。广州晋级上800+,北京由500+跳跃上700+,成都晋级上300+,武汉晋级上200+,苏州晋级上100+。
(2)日客运量走势图
A、日均客运量主榜1每日走势图见图2:
2020-08-02
小结:本月此图中受疫情影响大的为香港,香港疫情走势如图3,8月累计确新增诊1538例,下降为7月累计新增确诊数2068例的74%(疫情原始数据源自国家卫健委官方微博),但交通出行仍有一个较长的滞后性。
2020-08-03
北京8月则从新发地疫情阴影下逐步走出,从月初的低于广州,到月末的超越广州,回到了第二的位置,但尚未回到去年第一的位置。
B、日均客运量主榜2每日走势图见图4:
2020-08-04
小结:从图上看,杭州大体居中、长沙居中下,两城与其余组团基本无任何交集;台北、重庆、南京、西安、武汉在周末偶有交叉;郑州、天津、沈阳、苏州多有交叉,周末常常回落至线下,百万不强。
C、日均客运量副榜1(日均100万~30万)每日走势图见图5:
2020-08-05D、日均客运量副榜2(30万以下)的各城每日走势图见图6:
2020-08-06
小结:本月受疫情影响大的有乌鲁木齐,全月停运(自7月16日22时起);大连则从疫情阴影中走出,全月呈快速上升走势。
副榜1与副榜2线条变化较为凌乱,没有形成相对同步的规律,其中有受疫情影响补涨的、有因恶劣天气突变的、还有周末免费逆势拉高的,总体上也说明副榜城市的线网规模偏小、运营不够稳定成熟。
(3)日均增幅方面
A、环比上月:环比7月内地平均增幅4.61%,增幅居前的有哈尔滨(23.73%)、济南(21.8%)、北京(21.74%)、石家庄(17.75%)、福州(17.07%)、青岛(15.14%)。
主要权重城市增幅为:上海(-0.81%)、广州(3.47%)、北京(21.74%)、深圳(2.54%)、成都(2.46%)、重庆(-3.99%)、南京(1.23%)、西安(6.98%)、武汉(13.15)、杭州(-2.25%)。北京、武汉主要为疫情后补涨,尤其是北京走出第二波(即新发地)疫情影响后大幅上升;上海、杭州或受雨水天气影响出现回调。
香港继续受疫情拖累,环比7月下降14.05%,较上月的降幅19.41%有所收窄,但总量呈持续下降态势;台北环比上月略有下降,而桃园与澳门环比上月增幅百分比均达2位数。
B、同比去年8月:内地在不考虑新线增加因素的情况下,同比去年,总量下降15.95%,较上月降幅21.28%有明显的收窄,即已恢复到去年同期约85%的水平;在四大城市中深圳恢复90%,广州恢复85%,上海恢复84%,北京恢复62%,受疫情影响的不同,本月港台对比去年,下降幅度继续大于内地(其降幅为26.57%)。
(4)历史新高
长沙地铁本月2次创历史新高(见图7),这也是长沙2020年疫情以来的第6次创历史新高!(本月底最新的各地最高客流纪录如图8)
2020-08-07
2020-08-08
客流强度方面
内地8月日均客流强度为0.92万人次/公里,超过0.7万/km的共有14家,广州以平均值1.56居第一,其后为深圳1.53、西安1.51;工作日第一为深圳(1.65)、休息日第一为广州与西安并列(1.40)。
港澳台之中,日均客流强度台北1.91,位居中国第一;香港1.865位居中国第二,香港因疫情影响罕见让位于台北。
结尾
三军过后尽开颜!
8月,内地客流总量已恢复至去年的八成五,四大一线城市中最高恢复比例超过九成!
2020年疫情以来,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客流历经了严寒,复苏之路雨雪霏霏。如今回望,已翻过雪山,三军过后尽开颜!
附表:2020年8月部分全自动运行线路及磁悬浮线路客流统计表
2020-08-09
说明:(1)燕房线与大兴机场线均由北京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公司管理,燕房线为中国第一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自动运行线路,具有国产化示范效应;大兴机场线为目前国内开通旅行速度最快的地铁线,设计时速160公里,平均旅行速度近110km/h(上行105.5/下行112.37),主流地铁线路旅行速度为33至35km/h,因此特关注并列出两线客流供研究参考。
(2)磁悬浮:目前中国已开通运营的有3条,上海磁悬浮为高速磁悬浮,北京S1及长沙磁悬浮为中低速磁悬浮。
作者:微博@地铁客流及运输研究阿牛